《灵丘县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管理办法》文字解读
一、总则
应急预案定义:应急预案为政府及单位应对突发事件预设方案,旨在依法、迅速、有序减少损害。
应急预案管理原则:遵循统一规划、综合协调、分类指导、分级负责、动态管理的原则,提升信息化水平,实现数据共享。
二、应急预案的体系与内容
应急预案内容:政府总体预案明确应对工作要求,专项预案针对特定类型事件,部门预案细化行业应对措施,单位预案强调应急响应与处置。
应急预案体系:分为政府及其部门、单位和基层组织两大类,涵盖自然灾害、事故灾难等各类突发事件。
三、应急预案的规划与编制
应急预案规划:针对多发事件,编制修订计划,适时调整,报批并抄送上级。
应急预案编制:由相关部门组织,成立工作小组,满足法规要求,开展风险评估与资源调查。
四、应急预案的审批、发布、备案
应急预案审批:预案需符合法规,结构清晰,应对措施具体,经多方面审核。
应急预案发布:政府总体、专项预案及部门预案按程序审批后,以相应名义印发,必要时经会议审议。
应急预案备案:预案审批后20个工作日内,向有关单位备案并抄送相关部门,遵循特定流程。
五、应急预案的培训、宣传、演练
应急预案培训:通过编发材料、组织培训、工作研讨等方式,对相关人员进行应急预案培训,纳入领导干部、公务员日常培训。
应急预案宣传:利用多种媒体广泛宣传非涉密应急预案,制作通俗易懂的宣传材料,向公众免费发放,提高公众知晓率。
应急预案演练:建立演练制度,采取多种形式,定期组织演练,特别是对自然灾害易发区和重要基础设施进行针对性演练。演练评估与指导:针对演练执行、预案实用性、指挥协调等进行评估,县应急管理部门会同相关部门指导乡镇和单位的演练。
六、应急预案的评估与修订
应急预案评估:每3年评估1次,分析针对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可委托第三方专业机构。
应急预案修订:依据法律、机构职责、风险、资源变化及实战反馈修订,涉及核心内容需重新审批、备案。
七、保障措施
应急预案管理:指定专门机构和人员,统筹安排相关经费,确保预案管理工作有效实施。
政府监督指导:各级政府应加强对应急预案管理工作的指导和监督,确保行政区域、部门预案的有效性。
八、附则
实施与解释:县、乡镇政府及相关部门可制定实施细则,办法解释权归县应急管理部门。
生效与保密:遵照相关法律、法规,确需保密的预案按规定执行,本办法自印发之日起生效。
解读单位:灵丘县应急管理局
咨询电话:0352-8528710
咨询地址:新华西街1188号政务服务中心四楼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