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丘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关于中小学(幼儿园)实行学区制管理的实施方案》的通知
各乡镇人民政府,县直各有关部门:
现将《关于中小学(幼儿园)实行学区制管理的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遵照执行。
灵丘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3年3月29日
(此件公开发布)
关于中小学(幼儿园)实行学区制管理的实施方案
为认真落实《中共灵丘县委灵丘县人民政府关于推进灵丘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灵发〔2023〕3号)精神,创新教育管理机制,扩大优质教育资源,建立科学、高效的运行管理体系,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为指导,紧紧围绕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目标,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以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组建协同发展体,优化学校布局,推进教育管理机制改革,发挥优质教育资源的辐射带动作用,实现学校资源共享,促进管理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的共同提高,奋力开创灵丘教育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二、目标任务
撤消各乡镇中心校,减少管理层级,减少非教学人员。探索学区制管理有效模式,推进学区内学前教育、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均衡配置学区内办学资源和教师资源,缩小校际差距,促进学区内各成员学校在德育建设、教学管理、教学研究、教师培训、文化建设等方面的融合发展;推行学区学校教学管理一体化,积极探索建立完备的教育质量综合评价体系,实现学区内学校管理水平和教育教学水平的共同提高。
三、基本原则
(一)改革创新。深入开展管理机制和资源整合方面的改革创新,探索现代学校管理制度,充分调动学校办学积极性,激发办学活力。
(二)科学统筹。统筹区域内教育整体规划与优质教育资源,统一进行资源配置、师资调配、教学管理、教学研究、学校招生、质量评价。
(三)注重效益。充分考虑人口分布、地理特征、交通条件、学校布局、可持续发展等因素,与乡村振兴和城镇化建设结合起来,与薄弱学校建设和标准化学校建设结合起来,与课程改革和优化教师队伍结合起来,切实提高整体办学效益和办学水平。
四、学区划分
根据学校布局、地理位置、生源数量等实际情况,将全县公办中小学校、幼儿园划分为府东、府西、东部、西部、南部5个学区,其中原则上政府楼(新建路)以东的学校划入府东学区,政府楼(新建路)以西的学校划入府西学区,落水河乡、石家田乡、柳科乡的学校划入东部学区,东河南镇、赵北乡的学校划入西部学区,上寨镇、红石塄乡、独峪乡、下关乡的学校划入南部学区。民办学校按照属地原则划归相应学区。每个学区涵盖学前教育、小学教育、初中教育三个学段。
(一)府东学区。共有1所初中、14所小学、12所幼儿园。
1所初中:灵丘三中
14所小学:城镇第二小学、实验小学、城镇第九小学、城内小学、沙坡小学、东关小学、南水芦小学、刘家庄小学、灵源小学、韩家房小学、庄头小学、东武庄小学、史庄小学、董台小学
12所幼儿园:城镇第二幼儿园、城镇第十幼儿园、实验小学附属幼儿园、东关小学附属幼儿园、南水芦小学附属幼儿园、灵源小学附属幼儿园、刘家庄小学附属幼儿园、韩家房小学附属幼儿园、庄头小学附属幼儿园、支家洼幼儿园、东武庄小学附属幼儿园、史庄中心幼儿园
(二)府西学区。共有3所初中、10所小学、10所幼儿园。
3所初中:灵丘二中、黑龙河九年制学校、唐之洼九年制学校
10所小学:城镇小学、城镇第三小学、育英小学、西关小学、王家庄小学、大作小学、高家庄小学、高渠沟小学、作新小学、西福田小学
10所幼儿园:机关幼儿园、城镇第一幼儿园、城镇第三幼儿园、西关小学附属幼儿园、高家庄小学附属幼儿园、高渠沟小学附属幼儿园、唐之洼九年制附属幼儿园、西福田小学附属幼儿园、大作小学附属幼儿园、后山角幼儿园
(三)东部学区。共有2所初中、9所小学、7所幼儿园。
2所初中:落水河中学、石家田九年制学校
9所小学:落水河小学、新庄小学、大涧小学、固城小学、三山小学、温东堡小学、下北罗小学、柳科小学、白北堡小学
7所幼儿园:落水河乡中心幼儿园、三山小学附属幼儿园、石家田乡中心幼儿园、上北罗幼儿园、东张庄幼儿园、白北堡小学附属幼儿园、柳科小学附属幼儿园
(四)西部学区。共有3所初中、8所小学、7所幼儿园。
3所初中:古之河中学、东河南中学、赵北中学
8所小学:东河南小学、古之河小学、北张庄小学、清泥涧小学、中野窝小学、燕家湾小学、赵北小学、王成庄小学
7所幼儿园:东河南镇中心幼儿园、北张庄小学附属幼儿园、清泥涧小学附属幼儿园、中野窝小学附属幼儿园、古树幼儿园、蔡家峪幼儿园、赵北乡中心幼儿园
(五)南部学区。共有2所初中、8所小学、7所幼儿园。
2所初中:上寨中学、下关九年制学校
8所小学:上寨明德小学、上寨南小学、下寨南小学、白水岭小学、上关小学、红石塄小学、三楼小学、独峪小学
7所幼儿园:上寨镇中心幼儿园、下寨南小学附属幼儿园、下关乡中心幼儿园、上关小学附属幼儿园、红石塄乡中心幼儿园、独峪小学附属幼儿园、三楼小学附属幼儿园
五、学区运行
(一)学区人员配备。学区设主任1名,副主任3—4名。学区主任由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派出人员担任,原则上由局党组成员兼任学区主任,副主任由学区内学校校长兼任、或其他优秀人员担任,由教育行政主管部门任命。
(二)学区运行机制。实行学区主任工作负责制,全面负责学区管理工作,按照“统筹协调、统中有分、分中有合、统分有序”原则,统筹推进学区教育资源调配、教育教学一体化改革,建立科学有效的学区管理机制和工作制度,包括联席会议、常规管理、教学科研、资源共享和考核奖惩等协作机制。定期向县教科局党组汇报工作情况。
(三)内部机构设置。学区内各成员学校的法人、校名、行政隶属关系不变,学校内行政、财务、后勤、安全等常规管理体制机制不变,无法人的学校及教学点统一划入一所学校,各学校及幼儿园为其分校或附属幼儿园。
六、实施步骤
(一)制定学区制管理改革实施方案,因地制宜科学划分学区,确定学区成员名单。(2023年2月底前)
(二)县教科局制定出台管理办法、督导办法等工作机制,有序推进学区制管理改革。(2023年3月底前)
(三)各学区宣布成立,建立组织机构。(2023年4月底前)
(四)各学区召开第一次联席会议,明确规划目标,制定实施细则,报县教科局备案。(2023年5月底前)
(五)县教科局对学区制管理工作进行督导评估,总体把握管理进程,保障相关工作顺利开展,促进学区制管理常态化。(2023年6月底前)
七、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县政府成立学区制运行管理工作领导组,由县政府分管副县长任组长,教育、编办、公安、财政、人社等部门为成员,办公室设在县教科局。各相关部门要高度重视,通力协作,形成合力,稳步推进。
(二)加大宣传力度。各乡镇、各有关部门要广泛宣传学区制改革的重大意义,做好政策引导和思想教育工作,积极争取广大教师的理解、支持和配合,形成正确的舆论导向,为推进学区制改革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三)稳妥有序推进。要立足实际,科学规划,有机结合,稳中求进,针对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不断创新和完善工作机制和工作举措,确保学区制改革落地落实。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